何向阳:主旋律影视作品不断“出圈”
2021-07-16 11:22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不断“出圈”,实现“叫好又叫座”,不少主旋律影视作品还带动了当地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主旋律影片成为了新主流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影片,《1921》已于7月1日上映。许多年轻观众表示,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对党的创建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深刻感受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电影《1921》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感言:“作为中国电影人,能够以光影艺术,把百年前革命先驱们的初心带给当下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让更多人在历史回望中获得激励和鼓舞,我们感到无比的振奋。”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就对《1921》发表了题为“以青春,以初心”的观后感。

  以青春,以初心

  ——观电影《1921》有感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什么说“开天辟地”?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格局,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这个新的“天地”与一批新的“人”结合起来,准确地说,是这些新的“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中国不同于前的国家概念,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奋斗的目标相一致,这个新的天地,属于而且只属于——人民。

  面对建党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如何以艺术的形式去体现?我们的艺术如何在现代的时空中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更确切地说,作为现代综合艺术呈现形式的电影,如何艺术地呈现一百年前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的信仰与初心?以上诸问,不能不说在考验着我们的电影人。

  早就得悉《1921》电影的拍摄,实话说,直到走进电影院观影之前我还是有些担心的,担心有《建党伟业》在前,同类题材的电影如何能选取不同的出发点和叙述方式而让观众心服口服,而得知是黄建新担任监制兼导演之后,我也有过片刻的疑虑,因《建党伟业》就是他的作品,同类题材,同一事件,让一个导演去再度创作,会不会在艺术上重复自己?

  但真正将电影看完,我的担心和疑虑都消失了,观影时我完全被一百年前发生的故事所牵引,电影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开阖有致,紧张紧凑,既有宏观展示,又有微观考察,既有国际背景,又有中国实际,其中还不乏具体问题的考辨与争论,信息密集且高度浓缩,时而记录,时而演绎,根本无时间去比较。观影的这种感受是独特的,可以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难得的沉浸感了。

  出影院后,我在想,是什么让一个主题性很强的电影获得了这种感染人的艺术力量?当然,故事的原本事件是第一位的,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1921年的毛泽东正值28岁,然而从那时的28年之后,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群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人民的独立与解放,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20世纪初的青年,一群以他们的青春,以他们的初心,热血和生命,完成了他们那一代历史使命的中国早期共产党人,他们的创造与忠诚,是早已写入史册和典籍的。然而电影艺术对于历史事实的还原,一在忠实,这一点它做到了,还有一点,也是艺术中最难的一点,就是事实上的合乎历史逻辑的再造,或说是对于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的提炼与创造。这种提炼和创造,是必需有艺术家的主观创造的,而之所以能够完成这种创造,则取决于艺术家的“灵魂”,和他所秉承的能与影片中历史“主人公”的境界获得共鸣的“初心”。

  而这一点,《1921》的主创团队做到了。如果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想还是他们成功地找到了“人”。共产党人是人民的一分子,是人民的一员,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讲好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关键在于讲好这一人民中的先锋队的群体故事,讲好这一群体中的先进个人的故事。

  在《1921》中,我们看到了“人”的故事,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人,他们的出发地各不相同,他们的身世背景学识也有很大差异,他们的个性风貌更是无一相似,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却是一样的,他们都怀抱着一个共同的愿望,他们都肩负着同一个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任何艺术,都不能是只讲概念,只讲抽象,只讲符号,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的思想、它的理念必得通过“人”的塑造去最终完成。

  在“人”的塑造上,《1921》无疑是成功的。电影一开始,便用了三次入狱的“剪切”,表现了陈独秀为了革命“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精神,从铁窗缝隙中透出的坚定而倔强的眼神,突出了陈独秀的英勇气质与刚烈禀性;对于李大钊的塑造的重头戏在绞刑架一节,他的革命尚未成功的不甘都在那不屈服的身姿里,一袭黑袄,内里是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与滚烫热血,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革命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一个独创之处,在于对李达的表现,以往对于这段党史的艺术表达,尤其是电影表达,对李达的刻画是不足的,这部影片不仅克服了以往一笔带过的不足,而且在叙事上给了李达更多的笔墨,

  影片中,李达不仅是中央“一大”会址的提供者,他还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种坚定性借助艺术细节表现得非常充分。比如,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李达不顾被日本特工跟踪的危险,跑到印刷厂,就因为觉得自己翻译得不够准确,执意要赶在出版物付印前,将“百姓”改为“人民”,因为“人民是主人”;比如,他在自家天台上,和妻子王会悟回忆抵制日货的经历,当时他用的点燃日货的火柴竟还是日本造的,当说到这里,他不禁哽咽,“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正是这种对于落后的羞辱体验,让一个年青的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投入革命,找到能够救中国的“思想火种”;比如,李达不断从自家天台上看到的邻家小女孩,他们之间虽少有对话,有的只是相视一笑,但也寓意着李达等早期共产党人的“为了谁”的目标,明天是那么光明,为了孩子们光明的未来,那一代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当然,影片最为华彩的段落,还是毛泽东在上海街头的奔跑。那种奔跑,是一个人的奔跑,也是将要带领中国人民的共产党人的奔跑;那种奔跑,是要摆脱贫穷、愚昧、落后的奔跑,也是绝不允许受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的自信而自强的一个民族的奔跑。这是青春的中国的奔跑,也是奋斗的精神的奔跑,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奔跑。

  我想,看到这里的观众,是不可能不被打动,不被感染的。还有,片中最后,我们看到了那么多革命者的牺牲,被反动派押上刑场的杨开慧,被国民党逼上山顶,不做俘虏而跳崖殉国的何叔衡……千千万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给人民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而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影片中细节的大量运用,为我们还原了真实的“人”,而浪漫主义手法在影片中的运用,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的青春是如何与那个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的改天换地的历史使命的。

  历史从来都是最好的老师。中国革命的历史更是最好的营养剂。1921年,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今天,再看《1921》,感受那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气魄、志向和信仰,我以为,这部影片是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的优秀作品,从中,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撰文: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相关热词搜索:上海奉贤“向阳花”智慧禁毒平台面世 “向阳红10”科学考察船再起航

上一篇:全国6基地获世界研学旅游组织认证授牌
下一篇: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打造文化名山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