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长三角“绿色+智能”转型
2020-05-26 11:56    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

 

作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 宋蕾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是安全、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协同,不仅要求区域共建的协同,而且强调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品质的协同。新形势下,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新基建”有望为长三角的“绿色+智能”转型提供动力和保障。

  一方面,“新基建”为“四个新高地”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在努力打造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生态价值新高地、创新经济新高地、人居品质新高地。“新基建”可以为“四个新高地”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一是培育新经济动能。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不是仅仅追求单一的“绿色”,一大重点是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呈现一定程度的“脱钩”趋势,人口、资本和技术要素初步形成良性循环,这都有利于长三角联动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

  2018年,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达到8.63万亿元,占地区GDP比重的41%、全国数字经济比重的28%。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应当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以“新基建”和城市智能化为抓手,促进信息互通、人员互动,以绿色消费、智能消费促进“绿色科技化”与“科技绿色化”,全面增强新经济发展动能。

  二是打破区域发展瓶颈。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的要义是打破行政分割、市场壁垒和碎片化发展等瓶颈,以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推动产业链升级,实现联动发展。

  以跨区域环境治理为例,长效的管理机制以及统一的污染防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罚奖监管体系并非“一日之功”,而需要建立在长期协商共治的基础上。

  在“新基建”的发展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共享可以为打破跨区域行政壁垒提供技术保障,为形成区域绿色发展达成共识提供信息通达的平台。

  特别是,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行动一体化需要数据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共享发展,还需要环境立法和执法制度的协调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行动“保鲜”和“护航”。

  三是提升绿色治理精准性。

  近年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流域水质监测、固废垃圾处理、污染排放的在线监控、交通诱导系统等领域。但是,受制于大数据的算法限制等不足,相关智能化场景应用对潜在风险的推演和预警仍存在软肋。

  加强基础设施的安全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新基建”的发力方向。例如,美国“新智慧城市”项目计划投资1.6亿美元用于应对城市安全的关键挑战,包括缓解交通拥堵等;印度将98个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重点放在电力、环保和交通等方面,以促进城市安全的提升。

  就长三角的区域水体、大气、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治理联动而言,有必要从事后的污染控制向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控制延伸。其中,数据的及时采集、信息的快速融通,能够进一步提升绿色治理的精准性,从源头切断环境污染的发生。

  另一方面,引导“新基建”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发展。

  一是实现“多样性中的统一”。

  “新基建”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催生多样化发展态势。同时,区域数字基础设施需要统一的发展规划,既注重打破市场分割、整合创新资源,释放发展新动力,又要促进资源要素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双向流动,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发展的包容性。

  要促进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例如,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修复,加快长江生态廊道、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建设,加强环巢湖地区、崇明岛生态建设,建设沿海、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江河湖岸防护林体系,强化长江、淮河、太湖、新安江、巢湖等森林资源保护。

  二是实现技术和制度的叠加效应。

  基于“技术+制度”的复合型建设,吸引多元主体的参与和投入,促进“新基建”释放更多红利,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例如,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专业化服务,加强长三角数字流域和智能水网建设,提升各领域融合发展、信息化协同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是推动风险联防联控。

  美国纽约在《纽约规划2050》中,整合人口、气候、自然资源、城市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分析各种基础设施在不同气候风险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变化,继而开发出洪水、飓风等风险预测地图等,以进一步完善响应机制。这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长三角的“新基建”进程需要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鼓励区域内各城市发挥优势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开展风险联防联控,共同抵御灾害,实现城市弹性恢复。

  例如,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环保规范和执法规范对接,联合发布统一的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建立重点区域环境风险应急统一管理平台,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进一步发挥区域空气质量监测超级站作用,建设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推进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和联合监测。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网评:以中国式民主助力决胜全面小康 人民网评: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 人民网评:“五个一百”以网络正能量助力全民 实验课也上“云” 产教融合助力大学生就业

上一篇:陈荣高:重塑耕读文化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下一篇:在线教育应不断弥合数字鸿沟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