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春的“奇遇”背后是人与城市的温情互动
2020-07-02 09: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

 
原标题:吴桂春的奇遇背后是人与城市的温情互动

  恋恋不舍地给公共图书馆写一封“离别信”,却意外收获这座城市热情洋溢的“挽留书”。最近,在东莞务工的吴桂春颇具戏剧性的奇遇,引发了社会关注。

  此前,因疫情失业而准备返乡的他,给常去的东莞图书馆写下留言:“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农民工。”一时激发了不少共鸣。随后,在当地人社部门的积极对接下,他顺利通过了一家物业公司的面试,并且重新办理了读者证。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温情互动,就这样得以延续。

  在吴桂春的故事中,最令人心动的,是其勾勒出的一名普通农民工鲜为人知的精神角落。很多时候,人们会下意识地将农民工等同于保洁阿姨、保安大叔等职业身份,其中关乎情感、精神和个性的层面则被淡化和模糊了。殊不知,在繁重工作之余,他们都可能像吴桂春一样,有着自己的人文和艺术追求,会把《红楼梦》反复读上四遍。

  作家黄昱宁就曾分享道:有时快递小哥到他们那里,翻起一本书后却怎么都放不下来,于是诚恳地问她能不能送他看一下。其实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这些兴趣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即时利益,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如此朴素的热爱更显纯粹,也更值得被尊重和善待。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打破予取予求的冰冷“交易”模式,正视并回应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就显得极为必要。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显得若即若离。他们在大城市打工赚钱,贴补家用,有些甚至是全家的经济支柱。可是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农民工与所在城市的情感连结却比较疏离,在对城市归属感的培养上也有较大困难。他们的人际关系常常局限于老乡与同事之间,与城市间的互动也只能依托工作关系和消费场景。借用人类学家项飙有关“悬浮”状态的表述,农民工有如“蜂鸟”一般,穿梭于打工城市与家乡之间,却难以找到真正的精神寄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单一僵化的互动关系显然亟待改善。一方面,这些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都有较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会像范雨素和吴桂春一样,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收获,而是渴求拓展更多人生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人是独自在大城市打工,在生活中会遭遇诸如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击,也可能经历孤独彷徨的时刻。对于他们来说,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寻找人生答案和心灵慰藉,更是多了一层现实意义。比如,60后农民工作家尤克利就坦言,他深知边打工边阅读不易,但是正是自己在外的思乡情绪激起了文学和写作欲望。

  因此,对于城市来说,关注农民工的利益,除了要做好兜底工作,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经济权益,还需要考虑完善文化类公共设施和服务,使其对外来人口更加友好。通过开放更多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室,组织各类公益性文艺演出,搭建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和培训课程,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之中,而不再只是匆匆的过客。

  从吴桂春那句“不写点东西都对不起图书馆,因为太爱了”和“识惠东莞,识惠农民工”,我们不难看出,这段经历让他对这个图书馆、这座城市都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这种温情互动也让我进一步确信,一个城市的温度不只在于对所谓高端人才的欢迎,也在于对小人物的关照。(任冠青)

 
 
(责编:孟丽媛、丁涛)

相关热词搜索:“直坠28层楼”背后的电梯“老龄化”困境 2019年,热点事件背后有冷思考 人民网评:ETC“好事不讨好”,需找准背后病 一场斗殴牵出背后隐藏黑恶势力 又一黑社会性

上一篇:中国美术馆线上展览献礼“七一”
下一篇:“赫哲匠人”孙玉林:用鱼皮剪出新生活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