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醉乡里
2020-04-02 20:18    来源:高端在线民情调研    点击:

 
金秋十月醉乡里
城乡融合发展网总编李月仁

      2019年国庆节喜事连连。国家有喜事,人民有喜事,本人有喜事。国家有喜事,喜的是习近平主席阅兵,展示了我国的国力和强大。人民有喜事,喜的是安居乐业,人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本人有喜事,喜的是想啥来啥,心想事成。五年前我心里高兴,阳春三月在朋友的邀请下下江南走了一圈,扬州苏州杭州,州州有惊喜,交了不少朋友,获得了不少民情民意。今年刚入秋,恰逢中朝两国建交70年,本人身肩中朝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当然要围绕中朝文化交流开展工作,于是在朋友的邀请下,选择了走中原。本人从小在中原长大,可谓耳闻目染,很多历史景点几乎走完过遍,甚至有的走过好几遍。但本次走动倒具有特殊性,不能不使自己记录载册。2号走的是合肥市的一个书院,叫秋浦书院,它是全国人大代表投巨资创建,旨在传播儒道文化。次日合肥朋友专车送淮南,按正常速度应该是三个小时就可以了,刚好修路竟然走了五个多小时。我朋友说今天不知怎么了,导航把我们导到省道了。塞翁失马,偏偏省道两旁种植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稻子,稻子发黄了,成熟了,沉甸甸的。我的家乡虽然是农业大市,但不种稻子,本人从没有插过秧,打过稻谷,今天看到黄橙橙的稻穗心中格外高兴,更看到了农民的喜悦,心中油然而生的想起了习总书记的话:我们一定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这丰收的景象不正是习总书记的期望的真实体现吗?

      车开到淮南凤台县己是下午二点多,有朋友接着又开半个小时来到一个农家饭庄,我感到奇怪,大家饿到这个时候了还不抓紧进饭店吃饭,我正郁闷之时,接待我们的花总开口了,他说:这个点县城的饭店都不营业了,你又头一次来,总得安排个体面的地方。这个饭店位于一个小村庄。村子不大但别具一格,说是村吧,繁华的像小镇,说是镇吧,离县城足有三十公里,且集镇仅有二公里那么长,街两边商贾热闹,有蒸馒头的,有摆摊的,有榨油的,还有烟酒门店。更为耀眼的是榨菜团店铺。我数了一下二公里长的集镇竞有五个菜团店铺,可见菜团是乡邻们喜欢吃的佳肴。

      凤台县离蒙城不远,当凤台朋友听说我对相声演员牛群感兴趣的时,建议我们吃完饭赶往牛群任挂职副县长的蒙城走一走。我对蒙城向往己久,早就想去蒙城可一直没有机会,今有幸实现了却蒙城心愿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当然乐意响应了。我们驱车二个多小时,还没有入蒙城县城就看到前面有两辆轿车在等,原来是我朋友的战友在接应我们。我朋友的战友是个蒙城熟,边走边介绍情况,不知不觉到了牛群小商品城。他说:到了,这就是牛群当年招商建造的商贸城。我抬头一看,果然“牛群中国商贸城"映入了眼帘。我兴奋地举起手机照着这几个闪光的大字拍了下来。商贸城错落有致,各个商铺的牌子比较耀眼,但始终看不到牛群的影子,要不是大门横梁上写着"牛群中国商贸城"这几个大字,真看不出与普通商城有什么两样。我顺势走访了几个商户,大多说不出商贸城的来历。不死心的我出了商贸城又折了回去,总想弄出些浪花故事,不然对不起当年的牛群。我寻寻觅觅看到一位长者在一个商铺门前坐,就情不自禁地凑了上去,问:老先生,我是北京来的,刚才在商城里转了几圈,都说不出牛群的故事,你能讲一讲吗?这位长者看到我这么真诚就讲了起来,他说:蒙城,是一座历史名城,商贸城是以著名相声艺术家牛群命名的。为什么以牛群命名?这得从牛群来蒙城任县长说起。2000年9月牛群经人大常委会任命为蒙城县挂职副县长。主要任务是抓牛经济和牛文化。牛群来蒙城做了两个大事,一个是眼前的牛群商贸城,一个是牛群特殊教育学校。不过这两件事目前都留有尾巴。商贸城刚开业时,每个商店门口都有一个牛群画像,那时候挂的牛群讲的牛群,牛群成了街谈巷议,现在这些都荡然无存了。也许是时间久远的缘故。长者这番话是我想起有个杂志报道牛群的老婆蒙城看牛群的故事。牛群到蒙城上任后雄心勃勃,但苦于蒙城穷没有出差经费他就向老婆要,一来二去使他老婆产生了怀疑决定去蒙城亲自感受一番。谁知一到蒙城,情况与其想像的形成天壤之别,堂堂一个县长生活的空间就是寝办合一,也就是两间房子,里面是卧室,外边是办公室。难怪他老婆见到牛群哇的一声抱着牛群哭了起来,非拉着牛群辞职回京不干了。

      那两天我组织朝鲜名家油画在南京首展的,尽管朋友很热情,但我依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朋友说:我明天拉你去小岗村看一看,也许能发现什么新大陆,看后直接送去南京,刚好小岗村在淮南和南京之间,绕个弯就到了。遵命不如从命,第二天就照此执行了。我们到小岗村己接近中午,从合肥专程看我的四位朋友赶到了我们的前面,早早地在小岗村大酒店订了一大桌子菜。我们高高兴兴地吃完饭又小舔几杯,迷迷糊糊地参观去了。首先参观的是大包干纪念馆。万里题词。万里当时是安徽省委书记,他力挺小岗村十八位村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才有了全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所以小岗村是我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的顺口溜就是这样来的。大包干纪念馆参观完,朋友领着我们又来到当年大包干捺手印签定地,见到了小岗村支部书记,聆听了介绍后又与书记合了影。在安徽的三天里,虽然按排的满,但收获颇丰,各有特点,牛群中国商贸城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符号,叫眼球经济;小岗村代表着中国农民的觉醒,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叫承包到户第一村。

      人生就是这样,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在我们刚刚驶向南京的高速时,我的堂叔李保铨来电问我国庆在哪里过?我告诉他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他告诉我:他比小岗村提出承包到户早十几年。于是他介绍了当时的情况。我听罢更为我这样的堂叔,有先见之明而自豪。

相关热词搜索:承载文化,团聚乡里——历久弥新的澳门“土地 十月妈咪IPO预警

上一篇:面对非典仍然奋战采访第一线
下一篇:31家民企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挂牌督战贫困村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